2011年8月15日

[剔牙集] 皮蛋、CNN與富比士

現在的鄉民喜歡戳媒體,每次動不動就在PTT上面大玩「推,妓者快來抄」。然後呢,大概是頗有玩木偶戲的快感,媒體也喜歡有事沒事就去扯動鄉民的神經,比如說這種 蠢新聞 或這種蠢標題:富比士評比鴨仔蛋.皮蛋同上榜 最噁珍饈上榜「燕窩像鼻涕」。

整天罵媒體的網友應該很清楚記者最擅長這種「標題殺人法」,但是每次還是都中招。

不確定 CNN 是不是後來被老中開罵之後趕緊改了標題,不過至少我看到的時候看起來還OK...《The most 'revolting' food I've had is...》。的確,原始的 iReport 在徵求讀者投稿的時候的確是使用了 disgusting 這個字眼沒錯,但如果你真的有花幾分鐘把原文看完,你就會瞭解原作者對於這些高度區域性的異國食物並沒有特別的偏見,尤其是當他把這些異國食物跟愛美女士的減肥食物相比較那段,真的是令人拍手叫好。

人家說得很客觀吧?有啥好跳腳的?

如果我們在罵人之前先想想兩件事情,也許就不會那麼生氣了。一、iReport說穿了就是我們的公民報導,任何人都可以去貼文章,所以並不是真正受過專業訓練的、客觀的報導。二、那些死老外可是連生魚片都不敢吃的人,皮蛋這種傳說中的神器他們怎麼敢吃?

飲食本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的形成又受到人口物產地區地形的影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本來就是物競天擇的一部分。人少又地大物博的地方就可以挑東檢西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焦桐在他的《論吃魚 (2)》裡面提到在紐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上吃野生虹鱒「可惜紐西蘭人還不懂得吃魚,船家片下魚背的肉排,即隨手將魚頭、下巴、划水,以及猶帶著肉的魚骨丟進垃圾桶,我來不及搶救,心裡暗罵這個蠻夷『討債!』...」是紐西蘭人不懂得吃食嗎?是人家有這個本錢啊。一個有六千萬頭羊卻只有四百萬人口的地方,吃不完的撒回湖面回歸大自然還可以養育更多的其他生物,不一定要拿來餵自以為是萬物主宰的人。

中國雖然地大,但是人口更多。當人口比豬口還要多的時候,為了生存,自然得連裝大小便的膀胱大腸直腸肛門都吃光抹淨,連大骨在拋棄前都得先敲開把骨髓吸乾淨!要不然,要從哪裡生出那麼多糧食餵養這堆整天只知道吃的民族?我向來喜歡在外國人面前誇耀我們飲食文化的多元,但其實自己知道,說穿了不值一文錢,起源也不過就是個「貧窮的文化」。

你想想,連雞屁股都得包裝個風雅名稱「七里香」然後一口吃掉的文化,在本來裝大便的直腸裡面塞進糯米、花生、打上結之後蒸熟吃掉的國家,一邊說別人是金髮碧眼茹毛飲血的番仔一邊把豬血鴨血統統塞進自己嘴巴裡的民族,有啥資格去說別人吃啥鴨仔蛋、炸蜘蛛噁心?

這叫做五十步笑百步吧?

說真的,中國人吃發霉的臭豆腐跟法國人吃藍黴起司、日本人吃發霉的納豆哪裡不同?不過就是一體的兩面罷了。反過來說,真的每個中國人都吃臭豆腐、每個日本人都吃納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認識一堆不敢直接吃皮蛋的台灣人,也認識一堆不敢吃納豆的日本人

這種事情有啥好拿出來說口的?

富比士、CNN又怎樣?不過就是個外國的媒體罷了。網路時代的崛起,對我們來說真正最重要的一點改變就是  --  閱聽人有機會可以去突破媒體的誤導或封鎖而找出真正的事實。但如果我們都不願意花點時間、沒有辦法去判讀真正的資訊或實情,還只是跟著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瞎起鬨,那我們跟那些只會隨著電視談話性節目起舞的人又有哪裡不同?

難怪前幾天的網路上流傳著一段:「不能信任的東西:《韓國發源》、《英國研究》、《中國製造》、《台灣報導》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