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

[遊戲線上] 變男變女變變變 — 網路上的性別特質



史帝夫是個英俊的廣告界奇才,但同時也是個風流不專情的大男人沙文主義者,因此被過去的三個女友合力謀殺。史帝夫的靈魂沒辦法上天堂,因為他玩弄女人;可是也不應該下地獄,因為他其餘的品性還不壞。上帝最後決定讓他重返人間──只要找到一個真正無條件愛他的女性,就可以上天堂。然而在撒旦的抗議下,上帝轉變了史帝夫的性別,讓他變成一個金髮美女,到人間尋求他的救贖。

變成女人之後的史帝夫,自稱亞曼達 ── 史帝夫的妹妹。身為一名女性的生活經驗,以及不時必須應付的眾男人的騷擾,亞曼達終於能夠體會當女性的辛苦。此外,她也發現她找不到任何一個無條件喜歡史帝夫的女人。一次喝醉酒後,亞曼達不小心與過去的好友華德發生關係而懷孕,並因史帝夫屍體的出現,被指為凶手而關進精神病院。雖然亞曼達因身體疾病,不適合懷孕,但她仍然決定將生下這個嬰兒。懷孕10個月間,她體會到女人天生的溫柔情懷,並學習如何去愛人。生下一名女嬰 ──  惟一一位無條件愛著亞曼達的女性 ── 之後,史帝夫的靈魂終於找到自己的救贖,得以進入天堂。
-- 變男變女變變變 (Switch, 1991)


網際網路的發達,給了人們過去無法想像的自我表達與架構自我的權力。而性別的轉換,可能是人們對於體驗這種架構自我最戲劇性的範例。

在網路上,每個人的個人辨識(Personal Identify)都經過消除與重組的動作。而網路這個虛擬世界,也同時挑戰了傳統對於「真實」的認知。透過了網路科技,身體和性別不再由基因所控制,所謂「身分」更是真實人格的自我認知。人們的行為不再被現實生活中傳統的文化與價值觀束縛。 

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藉由觸摸,來發現自我身體的疆界;而藉由行動,來發現性別的疆界。男生不玩洋娃娃、女生不玩玩具槍、男生不穿裙子、女生不可以打赤膊,諸如此類的判斷標準藉著我們成長過程的觀察與學習,定義了我們的行為模式。

近十年來,「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可以說是研究虛擬社會對我們每個個體的心理、思想與感情產生何種影響之最佳觀察站。

在網路上,無論是何種的服務,幾乎都會要求使用者輸入個人識別資料。但是除了某些特別會牽涉到法律責任的服務以外(例如刷卡購物以及某些的 email 帳號申請),大部分的服務都不會對使用者所輸入的個人資料作額外的確認。也就是說,在網路上,任何人都可以改變自己的識別資料,成為他/她所想要成為的人。

「性別」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影響極為深遠。與一個同性友人勾肩搭背無傷大雅,但是對異性做這樣的舉動就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男性在男同事面前說個黃色笑話可以大家同樂,然而在女同事面前,同樣的舉動卻可能吃上官司。我們很難想像如何與一個沒有性別的對象社交,甚至只要想到必須和無性別的人說話,就令人起雞皮疙瘩。

因為性別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互動影響是如此的深遠,以致於我們經常忽略它所造成的差異。然而,在網路的虛擬世界形成之後,因為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性別,透過網路上的虛擬人格去看待這個似乎是相同、但其實完全不同的世界,這些在日常生活上因為性別所造成微小差異,在網路上便變得極為明顯而經常被拿來研究。

男性玩家經常會很驚訝地發現,當他們以女性的角色在網路上出現時,所受到的待遇與身為男性時完全不同。

「扮演一個女性角色,是非常有趣的經驗。它給了我一些真正的機會,更實際了解到為什麼有時候女性們會說『男人都是爛貨!!』這是一種同時包含了好笑與被不斷被打擾的經驗。」一個男性玩家在 rec.games.mud 上這樣說。

女性角色的控制者通常受到更多的注意。不論是善意的幫助,或是不必要的過多關心。額外的注意和性別所造成的優勢常常包圍著線上遊戲的女性角色控制者,類似於部隊中的女性軍士官,她們經常為一種詭異的氣氛所包圍著。

舉例來說,一名男性角色與一名女性角色同時進入一個房間,原本在房間裡面閒聊的其他角色會立刻將注意力投到新人身上。女性角色成為話題的焦點,並且有人友善地要帶她去熟悉環境,相較之下,這個男性角色則完全地被忽略。

相較於男性角色的控制者,線上遊戲的女性角色控制者們,享有更多的特權,也有著更多的辛酸。她們通常在一開始就會受到其他玩家們的妥善照顧、在低等級時就有很好的裝備與更多的金錢奧援,即使是迷路或是死亡,也很容易找到高等級玩家來伸出援手。然而,在其他方面,她們也付出比男性角色的控制者更多的代價。

另外,再看看透過系統所提供的who功能,它可以讓玩家們列出目前線上所有的角色。許多的男性玩家們便物盡其用地善用這個指令,將女性化的角色名稱一一列出,然後一個個地送訊息過去搭訕。對大多數玩家而言,只是打個招呼說聲 hi,應該無傷大雅。然而,若設身處地地去想,便不難理解這樣的行為會對當事人造成多大的困擾。

妳可能與其他隊友正面對著一條翼展120呎、一擊就可以擊碎直徑五呎大石柱的紅龍,隊伍中的矮人戰士和牧師都已經挫敗倒地,其他人則正在盡其所能地為生死存亡作最後的努力。

妳也可能正拖著疲憊的身軀與陡峭地近乎垂直的山壁奮鬥中,妳身上的每一條肌肉都在呼號著、抱怨著。往上看,灰色的岩壁近乎無限的延伸著,堅硬地、毫不讓步地插入漆黑的夜空,然後融為一體。往下看,洶湧的波濤毫不留情地打在如利刃般的怪岩上,激起一片一片黑暗中唯一的白色。

你更可能正與心上人躲在漆黑幽暗的山洞中──雖然外面的天氣有點寒冷,但是,厚厚的稻草堆、身旁熊熊燃燒的營火、意中人情意綿綿的語句,驅走了一切的寒意。

然後,突如其來的一句hi跳了出來……沒有預警、沒有先兆。

整個的情境與心境突然被破壞了。整個人被硬生生的拔回現實中,之前對扮演所投入的心力瞬間化為烏有。

對於這些打招呼的人而言,可能只是好心、或無聊。「祇是打個招呼而已嘛!」大多數人可能這樣子說。然而,他們忽略了目前的線上遊戲當中,還是以男性為絕大多數,女性玩家、或者女性角色的控制者只是一大片樹林中的幾朵紅花。只要每個玩家送個幾個無關緊要的訊息,這些接收者的螢幕上便是一整片飛快捲動而無暇閱讀的訊息。

網路上可以隨意轉換性別的優勢經常是傳統觀念的專家學者們憂心忡忡地反對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的理由之一。謊稱性別的騙子在虛擬世界中可是司空見慣,

1980年初,在全世界的第一個 MUD 中有個極為有名的角色,叫做 Sue。Sue 為什麼很有名呢?因為她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成為 Arch Witch(MUD中女性管理者的最高頭銜)的女性。Sue 住在南威爾斯──對當時還在啟蒙階段、大多位於 Essex 郡周圍的 MUD 族群來說,是個相當遙遠的距離。Sue 會親切地寫信給每一個玩家,並附上自己的照片。她長得相當好看,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她- 是- 個- 女 - 生!

Sue 擄獲了許多玩家的芳心,甚至連系統管理者也不例外。其中一名管理者可以說是瘋狂的愛上了 Sue。他寄上自己的照片、鮮花和其他許許多多的禮物,甚至還提出了婚約。在這之後,Sue 的行為開始有些怪異。然後,突然間,Sue 宣佈她決定到瑞典去做寄宿學生,「就是這樣子了」她說。然後再也沒有人見過她。

這些管理者們開始覺得這裡面有些可疑的地方,於是他們聚在一起把所有有關於 Sue 的殘碎資訊拼在一起。她住在南威爾斯、她的父親有著一間工廠、還有最重要的,鮮花、禮物與信件送達的地址。OK!他們出發了。

終於來到了地址上的地點,這群遠道而來的管理者們敲了門,一個婦女出來開門。

「您好,我們是來找 Sue 的。」

「我想你們最好進來坐坐。很不幸地,Sue真正的名字是 Steve,他因為詐騙國家運輸局而被逮捕了。他現在正在監獄裡,我是他的妻子。」

線上遊戲大部分的玩家是男性,而這群男性中的絕大部分也決定如此地表現自己。但是,無論如何,其中仍有一小部份玩家,決定利用線上遊戲世界中極少女性玩家的這個現象,並且將它轉變為自己的優勢。

某些人只是為了好玩,某些人則是為了親身體驗「假如我是女的,那麼…」,當然,有些更直接過分的,則是試著引誘其他男性角色的控制者做赤裸裸的性討論與互動。這些現象在虛擬世界中並不罕見。在 Sue 事件過後的20年間,一種不須明言的認知在網路世界上廣為流傳著:「先假設任何與你打情罵俏的女性角色,在真實世界  ── 是個男人。」也因為這種認知,女性角色的控制者,經常會比男性角色的控制者遭受到更多的質疑與挑戰。

有位女性在 rec.games.mud 中提到,她曾經在線上遊戲裡遭遇到持續的騷擾。每次她上線的時候,就有其他的玩家持續地對她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與質疑,有些甚至是相當具攻擊性的問題,他們要求她提出回答與證據,直到能夠證明她在現實世界中確實是一名女性為止。然而,男性角色的扮演者,從來不曾遭遇到這樣子的質疑。

女性角色的控制者,經常同時是騷擾與特別待遇的對象。

然而,實際上,影響最為嚴重的,可能並不是前者,而是後者,這種來自男性玩家自動自發的協助。

Carol,一個英國某 MUD 的管理者與程式設計師曾經提到,她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男性下意識地認為女生不懂得如何玩線上遊戲、不知道怎麼解謎、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甚至可能不知道如何殺死一隻怪獸。當她以女性角色出現的時候,人們不會預期她是來寫新的區域與物件、不會預期她是來結交朋友、不會預期她是來執行管理權力,人們預期的是,「因為她是個女生,所以她需要幫助」。

這種認為「女性需要幫助」的假設很可能傷害女性對於自我尊嚴與能力的認知。如果人們對待妳的方式是預期妳無法勝任這個工作,那麼妳就可能就會開始相信自己真的無法勝任。
1999年,一篇名為 "The Social Geography of Gender-Switching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on the Internet" 的報告針對某個社交型線上遊戲的虛擬社區作研究,發現網路社群中性別轉換的情況並不如想像中嚴重。玩家們扮演異性的最普遍理由依序是:為了參與角色扮演、好奇、好玩以及避免被騷擾。至於不會去假冒異性者的理由,則包括不感興趣、屬於欺騙行為以及怕將來無法自圓其說等。

在這裡產生兩種說法,主持此項研究的 Malcolm Parks 博士認為,會在網路上偽裝自己性別的人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暫時性的經驗,與他們在真實世界裡的性別意向並無任何關連。而另外一派質疑者則認為,這些人在潛意識中可能有著比較高比率的同性戀傾向,因此透過角色扮演來補足現實生活中或心靈中所欠缺的部分,以得到滿足。

無論如何,虛擬世界中的性別轉換,其實只是一個比較弔詭的極端例子。網路不只是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去思考一些過去不曾想過的問題  ── 我們真的是我們外表上所看到的樣子嗎?還是在那裡面隱藏著一個我們自己尚未認識的自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